代写范文

留学资讯

写作技巧

论文代写专题

服务承诺

资金托管
原创保证
实力保障
24小时客服
使命必达

51Due提供Essay,Paper,Report,Assignment等学科作业的代写与辅导,同时涵盖Personal Statement,转学申请等留学文书代写。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私人订制你的未来职场 世界名企,高端行业岗位等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积累工作经验
多元化文化交流
专业实操技能
建立人际资源圈

英国留学生学习法

2015-07-19 来源: 51due教员组 类别: 写作技巧

英国大学学年虽少但是学业也十分的紧凑,research paper根本就没停过,怎么学习好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是一位留学英国同学分享的超级学习法,希望对留学们有所帮助哦!

课前:做好预习,尽可能多的熟悉自己的课程以及专业领域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看起来眼熟,但是做起来可要下功夫了。英国大学的课程主要分为lectures和seminars,前者就是我们平日里经常上的专业课程,后者说通俗一点就是讨论课,有专门的讲师带领大家复习和交流最近学到的新知识。我在上研究生课程的时候还是以lectures为主的,做好各门lectures的课前预习显得十分重要。概括来说,预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1. 课堂讲义
2. Reading lists
 
一般很多老师都会在每堂课开始的前几天就上传PPT到Blackboard(全英大学普遍使用的一个网上教育管理平台),这时候你也别愣着了,赶快下载并且最好能把它打印下来。课堂讲义这种东西拿在手里要当宝一样,因为它对你之后的考试和学期论文很有帮助。当然,打印以后请你从头到尾认真阅读,并且划下:
 
反复出现的生词(一般很有可能是全课的重点,多以名词形式出现)、定义(概念)、作者和年份(作为以后写论文的参考)以及你不懂的部分,这样之后上课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一下老师的解释。
 
阅读完讲义的内容之后你就要思考一下,在大脑里过一下它到底说了些什么。拿商科来打个比方,比如这篇讲义反复说到汇率,你就问自己:它说了汇率的哪些内容,是否提到汇率的概念,影响汇率的因素,汇率上升了、下降了对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你都能自问自答,那么恭喜你,快奖励自己一朵小红花,你的讲义看得很认真。
 
下面我来着重讲下reading list,以我自己为例,我每门课程的阅读清单都在学期开始的时候由老师发到module handbook上了,这个handbook很神奇,它会将老师整个学期的每堂课大概讲些什么都写出来,在最后会列出每堂课要阅读的书单。书单上分为必读和选读,必读书目当然没话说,那是一定要读的。我们老师甚至很细心地在它们后面附上了链接,有的还写上了需要阅读的章节,我相信很多英国学校的老师都会这么做。选读刊物虽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对理解课程内容起了辅助性的作用,也请大家按照老师推荐的顺序阅读。读书的过程当然是要捡重要的部分来看,很多同学就问了,到底什么是重要的部分?我一般读期刊和整篇文章是跳跃着读的,一字一句看太费时间,我推荐从Abstract和Introduction入手,然后跳到每段的大小标题再到最后的Conclusion。这样一个顺序大概就能摸清整篇文章的脉络了。阅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做笔记,我习惯用中文概括我读完的段落和文章大意(用中文写更一目了然不像英文还要再琢磨个半天),并记下相关概念的页码和作者的名称(留着今后写论文当reference用)。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比较适合自己,大家写英文也一样可以,只要自己读的舒爽。 另外,大家也别忘了和之前看过的讲义对照,看讲义里提到的一些作者的文章是不是自己都读到了,千万别漏下一些重要概念,要不然上课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课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厚着脸皮问问题

上面的课前预习做好了,那你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更有信心了。在英国大学的课堂上老师授课方式一般相对轻松、幽默、诙谐,并且有些老师很喜欢与学生互动。我遇到的大部分老师都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抛问题,记得在上Digital Journalism 这门课的时候(忘了说,委媛是学传媒的)我们老师很喜欢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也会参与我们的讨论。学我们这个专业的中国学生很多,课堂的积极性真的不是很高,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是“谈谈你对关于在网络媒体报道中多加入多媒体报道手段的看法”,翻译一下就是你觉得报道新闻的时候多加入一些音频和视频的信息好不好。首先这个问题提出的时候整个课堂鸦雀无声,大家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睛,摆出一副“不要点我,不要点我”的状态。就在以为老师快要无语到“呵呵”的时候,还是我们班一个马来西亚姑娘打破了沉寂,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相对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后也慢慢的有一些中国学生开始发言了。总说“万事开头难”,对于脸皮薄的中国学生来说要迈出这一步似乎要下很大的决心。所以我认为这个时代要成功,有的时候就要“不要脸”。另一方面,参与课堂的讨论有益无害。你想想,好不容易出来读一趟书,跟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多宝贵,通过跟他们的交流你既锻炼了口语,也对这门课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难道这不是很好?
 
下面我要吼出很重要的8个字了——勤做笔记,充实内容!

在上课的过程中当然也是要做笔记的!课堂上做的笔记以信息的补充为主。记得之前在预习的时候曾记录了重点和难点,这次通过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你应该会发现这些问题相应的回答。感觉有一句话总结的很精辟“笔记是思考后的产物,其作用在于加深理解”。说通俗一些就是笔记更有针对性,它记录了自己不懂的问题,帮助你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真正牛掰的笔记甚至可以是一本参考书,期末考试写论文什么的直接靠它就行了。
 
 
课后:懂得运用各种资源
 

1. 多运用图书馆、数据库等资源
 
上完课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复习,笔记也不是一个摆设。很多老师每周都会布置小组讨论作业,他们会针对每堂课的主题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把笔记拿出来翻翻,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小组讨论哪里进行最好,我一定推荐图书馆。全英各大学的图书馆几乎都是高大上,都会设有study room,专门为小组讨论的时候使用。除了做小组作业,复习考试、写论文都要学会运用图书馆的资源。另外,数据库也是必不可少的论文帮手。我写论文的时候搜期刊文章都在学校图书馆网页上的database进行,既方便又迅速,比起去图书馆里面翻一本本纸质书来的更快。
 
2. 参加学校的相关培训课程,全面了解英国学习方法
 
虽然在正式的lecture上老师也提过怎么写论文,怎么做reference,但是这种机会毕竟很少,而且说的也不具体。很多来英国前没有上过语言课或者study skills课程的同学对怎么写论文,怎么应付考试都是一头雾水。这个时候学校就会很贴心地为大家提供语言课程,专门为海外留学生准备,课程的设置包括听力课、阅读课、口语课还有语法课。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报名,他们不收取额外的费用,都是学校提供的内部服务,个人觉得很有帮助,而且我们班几乎人人都报名了。另外,我们学校每周都会在图书馆会议室开办学习班,专门为国际留学生或者论文写作上有问题的同学讲解写论文的步骤。比如如何培养辩证性思维,如何写文献参考,如何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等等。相信很多学校都会有这项服务,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向自己的personal tutor咨询一下。
 
3. 多与personal tutor联系,和他成为好朋友
 
既然都提到了personal tutor,那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他很像我们国内读大学时候的“辅导员”,来英国念书,学校会给每个学生都分配一名,他可能是你的任课老师,将来也有可能成为你的论文导师,但是就personal tutor这个职位来说,他们管的事情可多了,学习上遇到问题了可以找他,生活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想找人聊天可以找他,想家了难过了可以找他,申请到了志愿者需要推荐人也可以找他。反正多与tutor联系挺好的,聊聊天练练口语,询问一些工作机会,说不定混熟了他们会给你提供很多方面的帮助。我的personal tutor就是我的论文导师,人超级nice,帮我写过志愿者的推荐信,跟我聊过怎么在英国找工作。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英国人的幽默和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
 
4. 提高综合能力,参加社会实践


来英国除了读书以外我也建议大家多体验一些其他活动,比如当志愿者和校园兼职。很多学校都有career service,就是国内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别误会,他们除了发布一些就业信息外还会每周定时给你发送一些志愿者的信息。在国外,很多用人单位都很看重你为社区义务服务的经历,做志愿者不但服务他人,丰富自己的阅历,还能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大家课业负担不是很重的话,我挺推荐这一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多与英国本地人打打交道,自己也从繁忙的学业中走出来,适当放松一下,学学生活上的技巧,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很有帮助的。
 
一不小心写出一篇论文了,我想我应该要收尾了。这篇文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主,可以能会因为与大家学的专业不同而缺少针对性,不过换汤不换药,我尽量说的是比较适合不同专业的学习方法。最后我还想强调一下,学习英语就像海上泛舟,幸运的你漂到了英国,比在国内学英语的小伙伴们拥有更好的语言环境,所以请千万利用好这个条件,多走出自己的寝室了解一些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多与他们打打交道,我相信你会发现他们可爱的一面的。在这里委媛也预祝大家在英国的生活学习一切顺利,论文考试顺利通过!
 
最后,在英国留学的各位小伙伴们,如果你们有更多的关于学习上的经验分享欢迎大家给我们投稿哟! 
 


上一篇:英国留学生怎么写好研究型报告 下一篇: 这十句英语留学生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