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范文

留学资讯

写作技巧

论文代写专题

服务承诺

资金托管
原创保证
实力保障
24小时客服
使命必达

51Due提供Essay,Paper,Report,Assignment等学科作业的代写与辅导,同时涵盖Personal Statement,转学申请等留学文书代写。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51Due将让你达成学业目标

私人订制你的未来职场 世界名企,高端行业岗位等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积累工作经验
多元化文化交流
专业实操技能
建立人际资源圈

盘点四个学术论文的写作要诀

2015-08-10 来源: 51due教员组 类别: 写作技巧

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是要遵守某些特定风格和技巧的规范的,虽然这些规范不至于让创作学者写得缚手缚脚,但某些经济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法的限制向来被视为奉行不悖的圭臬。本文将盘点四个学术论文的写作要诀,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一条:正式

这大概是最广受认同的要诀了。年轻学者不论写论文的经验多寡,都知道要字斟句酌地以正式的文字撰写。不过有些学术圈前辈自认写得很正式,但其实写出来的文字与其说正式,不如说是无用,成为后生晚辈的负面教材。这些学者认为用冗长的英文字一定比短字好,有多音节的字在学术圈里显得更有份量。但这样根本不是用语正式,而是自以为是,一定要避免。

英文里较长的字通常源自拉丁文或法文,而非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文,用这些字就像自诩为学术圈的订制高级时装一样,好似用长字替论文盛装打扮是种时尚。务必小心这种潮流。在英文学术写作里永远不退流行的,是混合长拉丁字和短小的盎格鲁表达方式,写成容易沟通的清楚文字,这样的文章才有份量,经得起考验。要做到这点,并不需硬性规定得选哪些字,但写学术论文的人在选字时,一定要有好的判断力。

有时候选字很简单,例如缩写一定要避免,本质上缩写就是不正式。另外,口语用的字词或片语,像是「东西(things)」和「差不多(pretty much)」,是绝对不可出现在正式写作里的,「不错(lived-in)」、「等一下(put off)」等组合型片语也都不适当。较难选择的是一些正统用法,例如「开始」要用commence或是begin、「显示」要用demonstrate或是show、「居住」要用reside或是live,这些字在某个用法下能让论文变得更易懂,但用另一种用法可能反而有反效果。关键就在判断力。选字是一项必备的学术技能。

第二条:客观

用字客观的相反就是用字主观。用字客观就能强调出论文的主旨,用字主观则减损了论文主旨的力道,反而凸显作者本身。先举个用字主观的例子:「我正把笼子的门关上时,不小心碰倒了水盘,水溅了出来。」这样的事件若不提及作者可以表达得更清楚:「正关上的门碰倒了水盘,溅出的水弄脏了纪录。」第二种写法保留了所有讯息,水溅了出来,而且读者清楚知道是谁造成的。

使用客观文字的原因之一是将作者从读者的思绪抽离。读者可从论文标题页知道作者的名字,这样的信誉就足够了。用字客观能将论述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事实与观察报导般的论述来主导,依赖的是有条理的思路和情感中立不偏私的解释。人称代名词、个人意见、其他人的引述会破坏这样的行文,偏离了焦点,读者就是不想被东一句、西一句出自个人的典故震得头昏脑胀。

所以「这」、「那」、「它」一类的不定代名词能平稳地引导读者读至结论。整个研究的指称也是不定的,例如要写成「本研究」而非「我的研究」。这样的写作风格能创造出干净的内容,从前言到结论正确地引导读者。但这并不表示论文中完全不能出现指涉作者特质的文字,只是要小心,作者选择的字务必要能反映出认真做学的个性,唯一的意图就是要把这篇论文从里到外清楚地表达出来。

第三条:精确

精确的学术写作可以有好几种形式,但每一种形式的共通点就是「是什么就说什么」。例如写学术论文时,一定要精确描述研究材料和方法,这么做的好处不只一个。举个例子:一位化学家辨别出14种化合物,无疑证明了他高超的实验技巧。但若写成一位化学家的研究成果是找出了一打以上的化合物,读者就得自己猜。况且「14」写起来又比「一打以上」精简,啰嗦在学术写作里绝不是美德。

精确也表示准确,这是任何好论文的基本要件。不准确就导致谬论、资讯不实、误差、谎言,还有哪件事比起被指出事实有误,更有损论文和作者的声誉呢?而且不准确的用字还会误导读者、让人困惑。举个例子:如果一群诗人聚集的场合被称为「集会(assembly)」,隐含的意思就是会有正式的决策,若称为「会议(conference)」则表示欢迎大家讨论。这两个词不见得可以互相替换,是什么就说什么相当重要。

精确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引导读者的思绪。当读者对于一系列事件或思绪感到混乱时,表示作者使用的语言不够明确,没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 「结果」、「如此一来」这些连接词能帮助读者顺利地往下读,同样地,清楚指出出处而非模糊地指称资料来源,也能帮助读者判断轻重,整理复杂的资讯。读者需要帮助,精确的文字就像指路牌,非常有用。如果读者在阅读时迷失了,表示作者没有写出一篇成功的学术论文。

第四条:抽离

抽离这个词意指作者让自己与所写的文字保持距离。等等!这听起来不就是不精确了吗!作者怎么可以简要地主张一段出处或结论是站得住脚的,然后又自打嘴巴?听起来很怪没错,但看似壁垒分明的作法其实非常相辅相成。作者可以、也应该在论文里坚定且谨慎地阐述论点,但毕竟实验结果、专家、过往纪录往往都可能产生相反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不同的诠释和情境,因此作者需要些防护措施。

学者创作论文是为了接受学术圈同侪的检视,引发讨论,因此就算某些领域的某个主题最终真的可以达到共识,作者也不需要自己下最后结论。写作学术论文的目的其实是为知识做出贡献,因此作者可基于现有最好的证据主张某个真理,同时开放其他人针对同一主题做研究。自我抽离才能广纳更多的观察,鼓励后续研究。学术同侪也不会因为抽离而彼此疏远,反而往往会一起参与讨论。

这样的沟通对话可以透过写作的文字来传达。例如作者在专业上想表达谦逊时,可以说:「或许…」、「这样的结果意味着…」、「极有可能的是…」,相较这样的语调与较强硬的宣称「这证明了…」、「结果显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论文里使用较低姿态的语气丝毫不减损学者的身分地位,结果正好相反。藉由抽离自己,学者展现出对研究和方法论的信心,结论也就不言自明了。

上一篇:如何避免写作出现抄袭-上 下一篇:六个技巧教你如何撰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