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承诺





51Due提供Essay,Paper,Report,Assignment等学科作业的代写与辅导,同时涵盖Personal Statement,转学申请等留学文书代写。




私人订制你的未来职场 世界名企,高端行业岗位等 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哈佛最年轻的教授:解读华人尹希
2016-01-11 来源: 51due教员组 类别: 留学资讯
哈佛最年轻的教授是一名华人,在34岁即晋升教授,在2015年9月,哈佛发布这则消息时,很多人都感到惊奇,小时候的表现就异于常人,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入读大学,而后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并在哈佛大学开始研究,作为一名留学生,被哈佛大学破格允许在本校进行研究,下面主要讲述他的经历以及看法。
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一句话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学姐庄小威,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告诉澎湃新闻,晋升在自己的预料之中,这让他做研究时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去探索。
尹希童年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小学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精品课)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尹希说,他确实在小学时就读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只是皮毛”。他身边的朋友介绍,这位学术领域的“大拿”,还喜爱跑马拉松和攀岩。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
恭喜你晋升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而且以31岁的年纪还打破了华人记录。这次晋升在你的预料中吗?
尹希:在预料之中。我不花时间想升职这类事。我不在乎我的职位是什么,重要的是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终身教授的好处是做研究的时候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几年做不出成果也不会被解雇。
从八中的少儿班到中科大少年班,你打小就是别人眼里的“超常儿童”。你怎样看待这种“超前”?
尹希:我不喜欢“智力”这一词,也不知道它的定义。我身边的人,和我自己,都是普通人。
是否有过因为比别人厉害而带来的优越感呢?
尹希: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没有意义。我对拿奖没有兴趣,我做研究只是因为有趣,如果有一天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意思了,我会改行做别的。
有媒体曾介绍,你小学二年级就能看大学的微积分了。有网友好奇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尹希:我的确小学时看我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读的只是皮毛。我的父母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小学时我父亲经常带我去他的实验室做我想做的化学试验。自上中学后我很少见我的父亲,因为我母亲一个人带我到北京上学。
当初在报考美国的大学时,你同时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大学录取,为何最终选择去了哈佛?
尹希:我没拿到普林斯顿和加州理工的offer, 所以去了哈佛。美国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太多的天赋被埋没了。
你也是从中科大走出来的。过去的30多年中,中科大少年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菁英人才,然而,国内也存在一些争议的声音认为应该更尊重少年的成长规律,你有什么看法?
尹希: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我非常反感“神童”这一词。对我来说,这个词有污蔑性的含意。
哈佛最年轻的教授,作为年轻的一辈志向于物理学,也许会对物理方面有重大的贡献,很多新的理论提出,都是物理学家在年轻的时候提出的,例如爱因斯坦,以及牛顿等,哈佛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其实像李政道,也是在30岁的时候获得哥伦比亚的正教授,而且是在31岁的时候被授予诺贝尔奖,年轻一辈的科学家也许更有开阔的眼光去发现新的事物。
更多留学资讯和留学文书代写需求,可以关注51due海外文书平台 有留学文书代写需求,可以和我们24小时在线客服QQ:800020041交流哦。-X
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一句话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学姐庄小威,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告诉澎湃新闻,晋升在自己的预料之中,这让他做研究时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去探索。
尹希童年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小学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精品课)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尹希说,他确实在小学时就读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只是皮毛”。他身边的朋友介绍,这位学术领域的“大拿”,还喜爱跑马拉松和攀岩。
2001年尹希赴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于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哈佛大学打破本校博士不得在本校继续博士后研究的惯例,破格允许尹希博士留校继续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
恭喜你晋升成为哈佛大学教授,而且以31岁的年纪还打破了华人记录。这次晋升在你的预料中吗?
尹希:在预料之中。我不花时间想升职这类事。我不在乎我的职位是什么,重要的是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终身教授的好处是做研究的时候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几年做不出成果也不会被解雇。
从八中的少儿班到中科大少年班,你打小就是别人眼里的“超常儿童”。你怎样看待这种“超前”?
尹希:我不喜欢“智力”这一词,也不知道它的定义。我身边的人,和我自己,都是普通人。
是否有过因为比别人厉害而带来的优越感呢?
尹希:我不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答案没有意义。我对拿奖没有兴趣,我做研究只是因为有趣,如果有一天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意思了,我会改行做别的。
有媒体曾介绍,你小学二年级就能看大学的微积分了。有网友好奇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
尹希:我的确小学时看我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读的只是皮毛。我的父母是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小学时我父亲经常带我去他的实验室做我想做的化学试验。自上中学后我很少见我的父亲,因为我母亲一个人带我到北京上学。
当初在报考美国的大学时,你同时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大学录取,为何最终选择去了哈佛?
尹希:我没拿到普林斯顿和加州理工的offer, 所以去了哈佛。美国的教育给孩子更多的选择。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太多的天赋被埋没了。
你也是从中科大走出来的。过去的30多年中,中科大少年班孕育了许许多多的菁英人才,然而,国内也存在一些争议的声音认为应该更尊重少年的成长规律,你有什么看法?
尹希: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我非常反感“神童”这一词。对我来说,这个词有污蔑性的含意。
哈佛最年轻的教授,作为年轻的一辈志向于物理学,也许会对物理方面有重大的贡献,很多新的理论提出,都是物理学家在年轻的时候提出的,例如爱因斯坦,以及牛顿等,哈佛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其实像李政道,也是在30岁的时候获得哥伦比亚的正教授,而且是在31岁的时候被授予诺贝尔奖,年轻一辈的科学家也许更有开阔的眼光去发现新的事物。
更多留学资讯和留学文书代写需求,可以关注51due海外文书平台 有留学文书代写需求,可以和我们24小时在线客服QQ:800020041交流哦。-X
